1、清嘉道间,京师官场有“小官大做,热官冷做,俗官雅做,闲官忙做,男官女做”之谚。
卢荫溥为礼部郎官时,在众多尚书、侍郎前常气宇轩昂,议论宏畅,宛若首揆,故曰小官大做。
龚丽正(龚自珍之父)值枢军机章京时本应忙碌不堪,实为热官。他却得躲就躲,从不趋走任事,得名热官冷做。
杨芳灿任户部员外郎,管钱粮本为俗差。此公却酷好与名流雅士整日唱和诗文,故曰俗官雅做。
礼部郎官周采川本系闲差,此人终日应酬奔走不暇,故曰闲官忙做。
礼部蔡銮扬喜作艳体诗,且时常顾影自怜,搔首弄姿,故曰男官女做。(参清震钧《天咫偶闻》)
2、光绪朝,京师满官荣禄、端方、那桐颇负时望。此三人皆于部院中掌有实权,可谓御前红人。时有前门外八大胡同几位姑娘儿名头甚响,堪谓京城艳帜。有风趣者遂拟一联儿云:“六部三司官,大荣、小那、端老四;九城五窑姐,双红、二翠、万人迷。”皆喻其为红人也。(参清夏仁虎《旧京琐记》)司官对窑姐阴阳相和,朝野相属。一时流行京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