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煞风景”与“怕人知”系俚语,皆发源唐代。唐人李商隐,字义山,著有《杂纂》一书,又名《义山杂纂》。该书系笔记小品,内容多为俚俗鄙事与嘲讽戏谑之词。其言虽不够雅驯,然笑后足可为戒。“煞风景”、“怕人知”等词语皆属此类。自唐代李义山之后,宋人王君玉作《杂纂续》,苏轼作《杂纂二续》,明人黄允交作《杂纂三续》,清人韦光黻作《杂纂新续》,顾禄作《广杂纂》,石成金作《纂得确》,合称《杂纂七种》。其内容、体例、格调一脉相承,可谓名家“续仿”之作。此现象为古代笔记杂俎类罕有。
2、黄允交《杂纂三续》“杀风景”:鼓吹游山。听歌说家务。松林作厕。对名姬骂坐。名山壁上题诗。
鼓吹即敲锣打鼓,如此游山,实在大恶。尤其“松林作厕”、“名山壁上题诗”至今仍大煞风景。
明人黄允交与清人韦光黻又续有“阻兴”一条,其内容与“煞风景”之扫兴情形类似,本人一并录于此。
3、《杂纂三续》“阻兴”:赏花无沽酒处。村客闯席。佳期发疝。
村客闯席指粗鄙之人闯进酒宴。佳期发疝指与女人相约欢叙的日子,男人却得了疝气。
4、《杂纂新续》“阻兴”:游山说家常话。中秋无月。知己把杯,伧父闯席。放爆竹不响。赏花时大雨。盛筵主人吝酒。新婚得石女。
伧父即粗鄙汉子。石女又作实女,先天不能人道之女。
摄官系狱意为做官的人犯事进牢狱。贼把赃物指贼人盗取赃物尚未脱手。国忌指国丧日,动乐指娱乐活动。透税即偷税。
配所人指流刑犯人。
狭邪路指曲巷,多娼妓青楼。重貲即财货,商客携带财物被人知道俗称“露白”,白即银子,容易被贼惦记。
4、韦光黻《杂纂新续》“怕人知”:众中洩气。抄袭旧文。私蓄积。袖中摸得虱。
洩气即出虚恭,俗曰放屁。当众在自己衣袖中发现虱子甚尴尬,故怕人知道。